本年以來,長三角區域進出口規模連創歷史新高,區域外貿優勢持續鞏固,前10月,長三角外貿進出口總值達13。21萬億元,佔全國進出口總值達36。7%。為進一步提拔貿易便当化程度,上海、南京、杭州、寧波、合肥五個曲屬海關正在海關總署領導下,扎實推進海關業務和轨制創新,正在貨物通關便当化、進出口環節費用、港口營商環境等領域全面深化海關一體化,帮力長三角物流提質增效降本,推動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
人 平易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一)推動“港—船—貨”分離,引導多式聯運標准化服務。傳統內河多式聯運模式裝卸和銜接環節多,駁船公司規模小、經營分离,難以實現規模化集約化發展。ICT業務創新實施“港—船—貨”分離模式,引導內河碼頭、內河駁船運營商以及內陸集卡車隊等外部資源,以統一的費率和服務標准,組織构成內河多式聯運服務產品。與傳統公運輸比拟,出口客戶物流成本平均降低了20%-30%,並最大程度免於公受阻、港外暫落等風險和額外成本,帮力優化港口外貿營商環境。
(二)開通“陸航班”業務,支撑區域空港協同運做。長三角貨物貿易往來亲近,各城市空港間,特别是滬杭兩地空港之間市場需要彼此“補位”。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做為干線空港,正在國際貿易中經常被指定為目标港,業務忙碌,航空運力緊張,外貿企業常常碰到“訂艙難”問題。2021年以來,杭州海關會同上海、寧波等地海關,正在長三角相關空港間開通“陸航班”業務,最終目标地指定為上海的進口貨物,能够選擇落地正在杭州的航班,再通過陸轉運到上海﹔最終目标地指定為杭州的進口貨物,也能够選擇正在上海落地再轉運。同時,杭州海關牽頭開發海關物流監控子系統聪慧空港應用,整合應用艙單、理貨、卡口和車輛備案等數據,實現秒級“即報即放”,智能卡口實現自帮進出,壓縮相關做業時間80%,實現“當日入境、當日轉運、當日運抵、當日通關”。業務開通后,長三角空港物流輻射范圍進一步加大,為外貿企業經營運做供给更多選項,遭到企業歡送,業務量持續提拔,本年前10個月,杭州蕭山機場港口的陸航班貨運量為2。42萬噸、同比增長37。98%。
(一)創新“聯動接卸”模式,促進物流鏈循環暢通。長三角地區外向型經濟發達,大量進出口貨物通過上海港中轉集散,公運輸費用高,容易形成道擁堵。為進一步提高物流效率,上海海關與南京、杭州、合肥等海關創新啟用“聯動接卸”監管新模式,該模式適用於以一體化体例申報、運輸條款目标地/起運地為上海洋山港的進出口集裝箱貨物,進口貨物正在洋山港放行后,經專用駁船轉運至腹地口岸即可间接提離﹔出口貨物經腹地口岸水運至洋山港,正在島上完成海關監管手續后可间接裝大船離境。該模式下,長三角各口岸與上海洋山港“視统一港”,實現進出口貨物“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自2020年11月3日正在洋山港和太倉港之間開展首票試點以來,已覆蓋長三角三省11個口岸。根據測算。
(三)擴大曲達航線设置装备摆设,推動水多式聯運時效升級。由於上海港歐美遠洋干線資源集中正在洋山深水港區,現行48、64TEU級內河船型無法间接挂靠,內河多式聯運時效存正在明顯短板。ICT業務發揮對內河航線的資源设置装备摆设能力,以自有120TEU級河海曲達船舶為基礎,積極吸納多元化从體外部運力,引導曲達運力有序、有節奏投放。
(三)打制國際滾裝運輸船隊,構建國際物流新通道。為帮力奇瑞、江汽汽車出口,開通省內蕪湖港、安慶港內河滾裝運輸航線,與上海等樞紐海港實現江海曲達,減少運輸環節車損風險。安徽省港航集團、奇瑞汽車和江汽集團配合成立安徽航瑞國際滾裝運輸无限公司,分批投建10艘“7000-9000車位”遠洋滾裝船舶,成立靠得住、穩定、平安的滾裝運輸體系。正在自有船舶建制交付前的運力空白期,操纵租船運營模式開通中國—墨西哥遠洋滾裝航線,通過減少中轉環節、充实整合航運資源,降低單車出口海運費28美元/車,單航次可為出口車企降低物流成本9。8萬美元。
人平易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平易近網報社聘请聘请英才廣告服務合做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坐聲明網坐律師消息保護聯系我們?。
安徽充实發揮境內長江、江淮運河優勢,統籌發展江海曲達、江海聯運等運輸組織模式,加盟上海組合港,運營“上港集團-安徽港航”蕪湖集裝箱聯合服務核心,充实整合滬皖港航資源,加強聯運合做,推動實現滬皖一體化運行、一體化通關。目前,安徽根基构成“雙通道達海、河江海聯運”水運發展新款式,區域物流網絡不斷暢通,无效推動區域產業高質量發展。
(二)推動空箱資源前置,促進內河資源效率提拔。近年來,集裝箱空箱局部性缺箱情況常發生,將空箱資源前置至內陸內河點,並推進異地提還箱做業,无力確保空箱用箱需求,便利“提空還空”做業,為推動內河運輸“沉進沉出”、進一步降低通道整體成本奠基主要基礎。
(二)持續推動滬皖航線共艙办理,共建航運物流新體系。滬皖設立“上港集團-安徽港航”蕪湖集裝箱聯合服務核心,打制蕪湖-上海洋山、蕪湖-外高橋航線共艙办理模式,通過支線艙位共享、“五定班輪”、點對點靠港、空箱前置等模式,統籌調度蕪湖至上海支線貨源和運力資源,船舶裝載率由54%提高到85%,企業運輸費用下降近20%,船舶計劃准點率達100%,運力投入下降30%以上,運輸周期縮短48小時以上,船舶待港時間由48小時減少至24小時,大幅提拔口岸做業效率,全面提拔長江支線港航服務供給質效。
(一)加密擴容水運航線網絡,打制長江航運新款式。安徽發揮長江、江淮運河優勢,打制蕪湖至上海聯盟曲達航線,合蕪、皖江小支線省內水上穿越巴士航線,构成“一核兩翼”集裝箱運輸體系,實現蕪湖至上海港所有集裝箱港區“點到點”全覆蓋,蕪湖至上海集裝箱中轉效率提拔1倍,長江、淮河道域企業物流成天职別降低800、1000元/箱。
為貫徹落實黨地方、國務院決策摆设,創新機制協同落實國家層面无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工做要求,推動降低長三角區域物流成本、提高經濟運行效率,長三角區域合做辦公室、上海市發展委、江蘇省發展委、浙江省發展委、安徽省發展委聯合印發具體舉措。正在實踐中构成了一批典型案例,以點帶面、示范引領,破解物流發展堵點卡點,推動長三角物流降本增效取得切實成效。一路來看↓。